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术交流 > 内容详情
以落实四个全面破解六个难题
来源:学习时报    作者:陈世海     点击数:975 发表时间:2015-06-18     字号: |大+  

四个全面为加强县域治理提供了遵循,指明了方向。作为县一级的领导干部,必须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,坚持问题导向,创新思维方式,以坚定的政治自觉、强烈的使命担当,推动四个全面在县域开花结果。

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富民强县
  当前,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,县域发展面临着资源管理粗放、产业层次较低、创新驱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,制约着县域经济做大做强。解决这些问题,根本出路是发展转型、产业升级。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,县域必须树牢科学发展理念,紧紧抓住当前产业调整、转型升级的窗口期,主动适应新常态,运用新思维,拿出新举措,全面推进集约发展、集聚发展、创新发展,促进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。就辽中而言,要主动融入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践,充分借势母城沈阳的辐射带动效应,打造沈阳国家装备制造基地的配套区;积极探索沈阳综合保税区的创新发展模式,打造开放合作的新高地,建成中德先进装备园功能延展区,进而实现把辽中纳入沈阳新一轮发展的国家级自由贸易新区。强县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富民,让群众生活得更好。不能把经济指标等同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,群众对GDP没感觉,更关注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变化。因此,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,大力实施富民福民战略,在发展中改善民生,在发展中为民谋利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,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。

破解活力不足难题改革创新
  从县域层面来看,也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、产业优势不突出、资源要素制约、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等各种难题,并且存在着越是发展快的县域,遇到的难题也越多、越早、越复杂的边界效应。改革就是破解难题、化解矛盾的法宝,不改革就没有前途,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更高层次的发展。我们必须以县域发展共性难题和重点问题为导向探路攻坚,以辩证思维统筹推进改革,以改革动力激发发展活力。一方面,把握改革脉搏,主动承接。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、市改革精神,注重改革的关联性、整体性、系统性,把各项改革任务承接到位、落到实处,确保改革不偏离方向。要树立全局眼光,坚持统筹兼顾、全面推动,切忌单兵突进或孤立片面地想题目、办事情、抓改革,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、协同推动,构成整体合力。另一方面,结合县域实际,积极探索。在深入透彻分析和掌控县情、民意基础上,找准改革突破的关键点、着力点,深化改革措施,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,靠改革促发展、靠改革调结构,让各类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流,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。

破解城乡二元难题城乡统筹
  改革开放以来,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,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。县域涵盖城镇和乡村,是承上启下、联接城乡的枢纽,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。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治理中,做好统筹城乡这篇文章,全面推进空间布局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特色产业一体化,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。以科学规划为龙头,编制覆盖全域的县城、中心镇、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镇规划体系,形成规划一张图、建设一盘棋、投入一支笔的格局,促进区域、城乡、经济与社会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。以多元投入为保障,以新型城镇化、宜居乡村等为载体,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,积极探索PPP等融资模式,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村镇,加快推动交通、供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。以均等普惠为目标,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,积极打造城乡公共服务圈,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等值化,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环境和县城一样,保障和市民一样,让农村与城市比翼齐飞。

破解片面发展难题文明创建
  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的实践中,更加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,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我们要切实增强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的意识,以辩证的、全面的、平衡的观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,不能富了口袋、贫了脑袋。要抓价值引领铸魂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使其在群众中深深扎根、枝繁叶茂,凝聚起共同的价值追求。要抓道德建设强基,广泛开展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的教育实践,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,大力选树群众身边的最美人物、道德模范,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。要抓社会文明正风,在立行为规范、立先进典型、立良好风气上下功夫,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,让正确的思想观念、价值取向、道德规范植根群众、深入人心。积极改善城乡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,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,突出文化育民惠民,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安全、有序、健康、文明的现代生活。辽中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引领,同步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,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信仰、更有道德、更有文化、更有品位。

破解依法治县难题健全法治
  法令行则国治、法令弛则国乱。在推进四个全面实践中,法治既是必要途径,更是制度保障。县域法治建设在整个依法治国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,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。切实增强法治意识,把法治贯穿于各领域、各环节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、做决策、干工作,做到依法执政、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,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、温暖每一位市民。加强基层和社会各领域依法治理能力,进一步强化基层网格化管理,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,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。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,树立法治信仰,努力把法治精神、法治意识、法治观念融入人们的精神血脉之中,推动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,让法治之树扎根基层。

破解管党治党难题强健队伍
  全面从严治党,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国起着政治保证、组织保证。作为县委书记,必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,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,怀揣忠诚、肩负责任打好三个硬仗。打好思想建设攻坚战,切实加强全县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,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培训,引导党员干部学而信、学而用、学而行。打好组织建设阵地战,坚持问题导向,紧盯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环节,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,打造服务更加有力、发展更加有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,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。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,旗帜鲜明地转作风、反腐败,推动专项整治向镇村基层延伸、拓展、深化,小处着手、难处发力,常态化巡查、常态化监督、常态化整治,发现一起查处一起,变一时严为一直严,推动作风持续好转。
  (作者系中共辽宁省辽中县委书记)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?